抵制微信 ,反抗以大规模监控为代表的中帝暴政!
想看更多信息技术内容请关注黑客邦联。
时至今日,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技术的飞速发展背后,却是私有软件支持下的防火长城、大规模监控、“人肉搜索”、跨省追捕。在资本家手中,科技成了镇压人民群众反抗的有力武器。这一切在有着波拿巴主义加持之下的中华帝国,又显得格外突出。
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微信 ——中帝的大规模监控网络的基石之一。它从诞生起,就携带着各种后台、恶意漏洞,用户的隐私能被它们背后的资本家互联网巨头以及其背后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一览无余。然而在拥有国家暴力的中帝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有意推动下,它还是成了在中国占绝对垄断地位的即时通讯软件,如今它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3%,也就是说在中国,除了一些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外,几乎找不到一个从来不使用微信的人了。
展开全文
那么,微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软件呢?我们到底对它了解多少呢?目前尚未发现有关微信的渗透测试报告,我们对其源代码究竟包含什么,一无所知。但我们仍然能从其功能本身透露着的恶意里管中窥豹,让大家看看微信已经暴露出来的恶意究竟有多恐怖。
(1)微信直接针对用户的恶意
如果说微信仅仅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那么仅仅分析其功能本身的恶意即可,但微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却远超出了一个即时通讯软件所应该具有的,仿佛一部手机上的所有功能都能用微信实现,这也是微信的第一个恶意——对手机外存和内存的贪婪霸占,一个微信程序刚下载的时候就已经需要1G左右的外存空间才能正常运行,而当用户不进行任何彻底的数据清理,仅仅半年后就会占到将近50G的外存空间。用户当然有能力清理掉这些数据,但当这些数据都被清理后,用户将面临着需要再次登录的境地,再次登录?在腾迅最为猖狂的时候,每当用户再次登录都需要好友验证,或者向腾迅发短信验证,只是关于登录的恶意,我们将在后文谈到,此处先按下不表,后文详谈。
那么这些被无缘无故就保存在用户手机上的数据,究竟是些什么呢?疼孝子说只是一些图片、视频的缓存罢了,然而当我们真的获取了手机的 root 权限去找寻这些数据时,却能发现很多奇怪的文件,此处也先按不表,后文详谈。
目前,微信这套玩法,似乎有“厂传厂”的趋势,其他互联网巨头纷纷效法微信,网易云 app、百度网盘 app 以及知乎 app 、b站 app 也不例外,互联网巨头纷纷将各种各样和他们核心业务毫无关连的功能内置其中,于是用户的手机外存空间时常告急,甚至还有不少用户乐于此道,让他的手机上时刻充斥着高达几百个各类 app,于是手机一年不换就会因卡顿而无法使用,不少人直接“转投”苹果,接受更彻底的盘剥。
不过,我们终究主要聊的还是它们中的代表——微信,下面就微信的各个功能进行分析,然后汇总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个结论最好在看完前面的分析以后再看。
(2)功能上的具体表现
1)聊天功能
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最主要的当然是聊天功能,微信提供个人之间的私聊和多人的群聊,还提供了音视频通话。
个人聊天
聊天功能中最主要也最必要的功能是个人聊天功能,个人聊天功能如何设计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聊天软件的优劣。那么微信的个人聊天功能到底如何呢?
先不谈安全问题,仅从用户的使用体验上来讲,它也已经是蹩脚到不行:其他聊天软件都能看到对方是否在线,无论是自由的 xmpp 即时通讯软件,还是不自由且同样是腾迅出的 QQ 都可以。但在微信这里是行不通的,任何人在线还是不在线根本看不出来,甚至不允许用户设置任何“状态”(如 QQ 上常见的“在线”、“忙碌”等等,设置后会在用户头像附近有所表示)。这一点配合着微信官方设置的登录困难,让用户根本不可能下线——除非用户关机或断开手机与互联网的连接。
而就聊天本身呢?其他聊天软件上常见的引用回复功能往往会引用对方所发出的一整条消息,而在微信这里,它是以省略的形式出现的,并且很蹩脚地将引用内容放在回复内容之下。即便就是这么个破功能,却也只是在去年(2020年)才上线,而微信至少在2015年左右就已经十分普遍了。至于消息反馈嘛, QQ 都没有的功能,微信怎么可能有呢?因此在微信上对面是否收到了你的消息,只能通过猜测,当然看看对方的朋友圈是否发言了,对方是否用“看一看”功能分享微信公众号文章,也是一种推测方法。
当然想要私聊,还得添加好友,怎么添加好友?通常情况无非是“扫码”,从微信群里添加,用对方的手机号添加,以及让好友推送相关账号信息。至于在 QQ 上都十分常见的添加方式——用统一的 QQ 号添加也是不存在的,微信号是用户自己设置的,检索困难,因此很少有微信用户通过微信号添加对方好友,当然微信官方也根本没心思搞好这方面的检索功能。从朋友圈呢?用户自己的朋友圈里消息的评论从来只有来自好友的,而好友的好友的评论则不会出现,也就谈不上从这里添加他们为好友。从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区呢?评论用户头像无法点击,微信号博主的微信号和私号也是独立的。
以上都是微信在私聊功能方面的不便利之处,当然,相信读者也从其中发现了不少安全隐患:不设状态,且重登录困难,这会逼迫用户养成不注销微信而放任它一直在线的习惯,以方便微信一直在后台运行,时刻监视着用户;不设消息反馈功能,也不允许用户设置状态,这会让用户养成从微信自带的社交媒体那里判断对方“是否在线,是否收到”的习惯,这无形中让用户越来越喜欢窥视他人隐私,同时也降低了用户自己的隐私意识;不以统一的账号,而是以各种千奇百怪的所谓“方便的”方法添加对方好友,让微信官方在一次次扫码,一次次用手机号添加,一次次通过群聊、微信“好友”介绍中不断了解到用户的社会关系等等情况,越来越变得比用户自己还了解用户。这已经非常可怕了,但技术层面的内容却更为大众所忽视:
在微信上,个人账号和个人账号之间的私聊没有任何加密机制,服务器的控制者因此能够监控到任何私聊通信的内容,用户在微信上发出的任何消息都会被腾迅的服务器记录保存,配合着敏感词检查、数据库管理(所谓“大数据”技术其实只是这个技术)等技术,能让所谓“境外势力”零口供伏法,只要他们不放松对微信的警惕,如今至少在新疆的无数少数民族同胞,仅仅因为在微信私聊中发送了中帝认为不当的言论,就被投入了集中营,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微信甚至还能做到吞没包含敏感词的消息,即发出者不因为网络状况不良,仅仅因为所言涉及敏感词的原因,就不能发出消息,或者说未显示“发送失败”提示,对方却收不到,这一点配合着消息反馈功能的缺失一道,对消息管制来说十分有用,而腾迅的服务器却会“本本分分”地记录这条消息。
群聊方面:
微信在群聊方面的问题,甚至连微信的忠实用户(奴才)也难以忍受,因为它的群聊功能的确蹩脚到不能更蹩脚。从用户需要加入群聊开始,微信群聊的恶意就在不停展现着:
所有微信群默认用户无需审核加入,且主要加入方式为“扫码”以及面对面“建群”(需在手机端开启定位功能),无固定的群聊号或其他标识,“好友”可以强制邀请用户入群,邀请没有明显提示且无法直接拒绝,只能事后退出。
用户(被绑架)参与的所有微信群聊默认仅在服务端维护,而不会自动同步到用户的群列表,需要用户手动记录,由此诱发出现用户几乎不知道自己加过多少微信群。
微信群内 @全体成员 仅能由群管理员能通过公告功能实现,且公告不能在用户自建的群内保存记录。而所有群聊成员想找到自己想 @ 的人都十分困难,尤其在数百人的大群里,所以各种大型微信群往往成为了领导们消息集中发布的场所,每当消息发布,就是无数的“收到”“收到”淹没了本来发布的内容。微信还不支持群聊内私聊,用户想比较便利地和想 @ 的人私聊几乎只能添加对方的好友。
微信群聊关于用户加入的设计等于鼓励“好友”互相侵犯对方的隐私,强行绑架对方参与自己期待的谈话。和用户的群列表并不自动记录这一点配合,进一步方便了“好友”们互相出卖,而被出卖者却连自己被卖到哪里去都记不住。群内单独 @ 人这方面功能的蹩脚,又让用户往往习惯于直接选择添加那位用户的好友进行私聊,这进一步鼓励了用户去侵犯其他用户隐私,也降低了他们对隐私的重视程度。而培养这种不重视甚至蔑视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权的用户习惯,是微信官方奴役用户的重要手段。
录音附件方面:
这个是微信内置录音功能,用于代替打字,这也是微信最开始的宣传点之一,为了为用户很容易就使用到,录音功能被设计得十分容易被用户发现(打字框左边),甚至一度录音功能是默认出现的,打字功能反而需要手动调成,对于接触互联网较晚且文化程度较低的中老年人来说,打字本就是需要学习的,现在突然来了一个录音聊天功能,他们自然会选择使用录音,至于录音聊天的效率是否高,以及其他用户是否有耐心听他们的录音,是无所谓的。像他们一样的老贼,也只会录音,而年轻人则是他们可以随意欺侮的对象。对此年轻人对这些油腻老贼没完没了的语音往往不堪忍受。
估计是微信官方的也忍受不了了,它们推出了录音转文字的功能。而这转换功能还正确率极高,即便是口音浓重的某些北方方言语音也能基本识别出大概的意思。而如此高效的语音识别可不是手机那可怜的处理能力足以及时完成的,想要如此精准地识别录音,需要的是庞大的数据库,就用户个人的手机端那种平均只有 128 GB ,最高也只有 512 GB 的外存空间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该功能只能在服务端实现——录音会被上传到服务器,然后在那里转换为文字——这等于录音和转换出来的文字在用户正式发送前就已经被服务器得知了,即使用户取消发送也无法挽回。
可即便如此,但凡说了南方的各种方言,或者口齿不清,还是没法正确识别,所以年轻人往往不得不反复听着领导发来的超长语音,仔细分辨其意思。这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都是极其浪费的,但官僚们可不管,他们的收入和资本主义的状况没有直接关系。
而在微信上录好的语音以附带有时间的长条显示,录音文件的格式大小等信息一概不被用户所知。从外部导入的音频(如本地的录音文件、音乐文件)并不方便收听,且和“语音”(录音聊天产生的语音)有着肉眼可见的标识区别。
中国的互联网寡头为了开拓市场,大力向文化程度低下还不愿意学习新知识的老贼推广录音聊天,录音相比于文字,包含了生物学信息,更能让中帝以及一切反动派锁定监视目标。而微信的录音内容能精准识别,说明微信在服务器端部署了相当高效的语音识别系统,这点使得腾讯对用户语音的大规模监控也成为了可能。当然,发“语音”而被警方问询甚至逮捕的也有案例。
2)视频电话和语音电话(实时通话功能)功能
微信的视频电话、语音电话的素质如何?不言而喻,素质极低:不仅画面模糊,音画时常不同步,时常还有回声传出,声音质量也低。它们的音画质量甚至远不如 jitsi meeting 等自由的成熟实现。即使这样糟糕的体验也不算完,在连接过程中,网络不佳进而导致连接无法继续的现象非常常见。
而想使用这样糟糕的音、视频电话功能,还需要在联系方的私人聊天窗口,需要点击附加键(一个“+”号),然后点击“语言通话”按钮,接着点击“视频通话”按钮。而在好友列表中则需要手动找到对应的好友点击其头像,点击“语音通话”按钮后点击“视频通话”按钮。当然,在每次通话结束后,会在和会话人的对话窗口里留下通话记录信息,会记录通话时长、通话结束状态等信息,这本质上就是只能通过向对方发送请求实现,不存在“聊天室”,而懒惰的中老年人往往会点击这种信息进行下一次通话。
但要这么做就得保证长期不清理聊天记录,而对于微信来说还得长期保持登录状态,因为在微信,用户每一次重登录都意味着数据的清零。
腾迅不希望用户使用不方便自己分析的视频电话功能,于是通过把这个功能实现得极其糟糕的方式来避免用户给自己增加麻烦,但懒惰的中老年人还是乐此不疲,甚至它们自己也习惯了这一套,认为它很“舒服”、“方便”,年轻人向它们推广 jitsi meeting,很有可能会以这玩意没法“提醒”对方而拒绝,但像打电话一样打视频电话本就是一个不尊重他人隐私的坏习惯,尽管恶臭的老贼们不会认为这是在给“他人”打视频电话。
jitsi meeting ,自由的邦联制语音、视频会议平台,可在 f-droid 应用商店里下载其手机客户端,也可以在其各种实例的网页,如https://meet.jit.si,直接使用,实例大全见:https://jitsi.github.io/handbook/docs/community/community-instances。
尽管视频电话的内容不方便腾迅分析,但离不开它的中老年人却因为数据备份问题而因此被彻底锁住了。
语音电话、视频电话均没有为用户设计的加密机制。而微信视频电话甚至还在向对方发送视频电话请求而通话尚未建立之时,就打开双方的摄像头,虽然此时两方还互相看不见,但两方均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像。
无数人因为使用音、视频通话功能“不当”而被警方问询甚至逮捕,相关用户“隐私”协议里也存在允许警方随时调查的条款。
3)文件传输功能
微信的文件传输功能极其糟糕,使用体验极差:文件传输速度极慢,文件传输有严格的大小限制,超过100mb的文件不可传输。但这个对于用户安全来说反而不是很值得一谈,尽管 QQ 这方面功能比起微信使用体验要好很多,但它们都没有对文件内容的任何保护,因此,疼讯方面可以任意存档、检查内容,任何包含敏感词的文字文件和许多图片文件都无法传输,但却会被腾迅的服务器存档。
4)内置功能问题
内置浏览器和文件查看器,对于这一点几乎每一个国产私有 app 都希望将其做得登峰造极。无论是不是微信 ,任何在应用内出现的链接只能跳转到微信内置浏览器查看,然而吊诡的是,接着网页那边还会提示用户下载它们的 app 查看,可是即使用户下载了它们的 app 也常常看不到相关内容,更有甚者,在用户已经下载了相关 app 的情况下,如果在这种内置浏览器里打开链接,还是会提示需要下载 app。
也许是腾迅想通了和这些私有软件的母公司谈拢了,也许是腾迅想进一步控制用户,它们发明了小程序,而小程序也在其他私有 app 之间蔓延。小程序毕竟也还是该厂商的地盘,小程序对应的厂商不甘心,往往会加倍索要权限,又不想在小程序上投入太多,自家的私有 app 才是重点,于是,它们往往存在很多 bug;对于如今主流的私有 app 来说,“友商”的内容一定要在自家 app 上的小程序功能上实现,中国的互联网经济越是发展,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就越是不了解跳转功能。
而到了如今,越来多的中帝政府产的“老大哥应用”(各地方政府开发的应用大都属于此类),因为不及格的开发水准,而使得软件即使正常运行都困难,更别提监控了。为此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不得不“屈尊”去搞开发成本更低的小程序,稍微蹲下一点身段和腾迅等民间资本一道监视并欺压中国人民。
而对于微信来说,不仅链接如此,各种文件也是如此,用户任何在微信内接受的文件(别忘了它们已经先被腾迅存档)默认会在内置文件查看器里打开(包括压缩文件),还会诱导用户安装 QQ 浏览器,而所查看的内容可能都会被采样并上传到腾迅的服务器。当然, QQ 也一样,不得不说 QQ 这个腾迅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在逐渐微信化。
5)朋友圈功能(捆绑在微信里的社交媒体)
作为社交媒体,微信朋友圈是极其难以使用的,即使相比于 QQ 空间,它也是差劲到极点的:
在微信朋友圈这里,只要那位“好友的好友”不是某位用户的好友,用户就不能看到他们的点赞、评论。由于看不见非好友评论,阻碍了社交的便利性,此时往往需要在共同群聊里点击相关用户头像,或者让已有好友推荐好友,然而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扫对应添加该用户链接的二维码,然后才能查看至多该用户的十张朋友圈图片。
而在实际的内容发布体验上,发布纯文字内容的朋友圈需要长按实际代表发布功能的照相机图标,十分隐蔽且麻烦,否则所发内容必须带图片。而转发朋友圈的原创内容困难(不是来自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平台的,而是在朋友圈内直接发布的),缺乏一键转发功能。这些即使在 QQ 空间里都是难以想象的。
而微信发展到了如今,开始在用户的朋友圈内“精准推送”各种广告,腾迅内置了一个找寻起来十分复杂的按钮来关闭广告的“精准推送”,然而它不仅是有时间限制的(往往只能保持数月),更是不能关闭广告的,只能关闭所谓“精准推送”,这几乎就是在戏弄用户。
微信朋友圈的这种设计,无疑在引诱用户为了看到评论滥加好友,然后进一步被滥加的好友绑架、侵犯隐私。
而便利化其他平台(本质上来说,相对于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也是“其他平台”)的转发功能,而给本平台内容的转发设置重重限制,可以便利腾迅通过记录、分析用户的发言等活动、甚至录音和别的私有软件上的信息。
6)公众号功能
微信公众号上曾经一度有不少质量尚可的图文内容,连不少自诩“革命”的组织也曾开过微信公众号,但想要订阅上面的文章,必须使用微信,接受来自腾迅的盘剥。毕竟公众号文章只能在微信程序里收到推送,公众号及其内容总目无法通过浏览器查看,这方便了腾迅将现有读者束缚在微信平台上,并引诱新用户为了阅读文章而堕入微信的泥坑。虽然到了如今,在中帝社会的被统治阶级中间,似乎已经找不出一个使用智能手机而完全不使用微信的人了。
微信公众号里的单篇文章可以通过浏览器查看,但默认的链接为“短链接”,其背后的真实链接其实非常长,其中夹杂的内容不少是用来供追踪器标记的,想要清理这些追踪标记十分困难。
如今人人都在说新浪微博的控评有多可怕,但在微信公众号这里,每篇文章都能轻易实现控评,对于访客来说,评论受限很大,每条评论都至少需要发布者审核,且不能跟评其他评论者。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在不能登录微信账号的网页端里评论——这又是一个让用户呆在微信程序里的办法。
然而即便如此,文章页面还是存在大量广告,无论是微信发出的还是文章作者发出的。
创作者实际上也不可能获得什么好处,有人说“注册微信公众号账号等于裸奔”,虽然只是注册微信帐号就已经如此,不过对于早已裸奔很久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来说,这好像不是什么事,只是它的注册的麻烦程度还是超乎想象,需要提供身份证、手机号、人脸识别数据等信息,这种信息搜刮能力已经无限接近于中帝警察的水平,它在效果上更成为腾迅进一步榨取用户的帮凶。就算如此,公众号仅仅半年不发表任何内容就会冻结,需要经手续解冻。
7)登录功能
微信账号必须通过手机号登录,这不仅是开了私有软件手机号注册的先河,也是微信账号用于登录的真正凭证。
微信官方一开始就没打算开发电脑版,之后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微信电脑版终于像被挤牙膏一般挤出来了,但用户惊奇地发现必须经过手机端“扫码”才能登录,如今支持 GNU/Linux 系统的 QQ 版本也是这个尿性,很有可能就是为微信试水的。
除了一开始说的重登录就存在的困难以外,微信对于用户更换系统实例(如刷机、换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的检查更为可怕,此时往往需要向腾迅所留的电话发送固定的短信验证码(而非腾迅向用户发送),或者请求至少两位好友向用户的账户发送指定数字。
其他私有软件商家(如美团、饿了么)为了吸引新用户往往选择给予新用户一点小利而选择“杀熟”,但垄断到腾迅这个地步,新用户或者说新注册的账号必须“积极使用”,就像无知者加入粉圈组织那样被层层考验,否则会被限制登录。腾迅已经不满足于单纯鼓励用户互相侵犯隐私以方便自己榨取,而要借助捆绑的“公共服务”强迫用户接受自己建构的社会惯性了:为了访问这些“公共服务”你将不得不使用微信,而要让微信保持可用,你还必须“积极”参与会被腾迅窃听、审查的通信、和“好友”一起互相绑架对方。
8)数据迁移功能
1.微信的数据迁移高度依赖电脑端和手机端的互相传输,用户希望迁移聊天数据,需要先在电脑和手机同时登录,且它们必须使用同一局域网(wifi、热点),才能将聊天数据传输到电脑,在新的手机系统实例上登录后,再在同一局域网下的手机、电脑同时登录条件下传回手机。这种愚蠢的传输方式,不是希望极度盘剥用户的寡头绝对想不出来。
而腾迅还把微信用户的数据强行加密,用户根本无法通过 adb 工具来自行选择备份想要的数据。
9)支付功能
移动支付如今越来越有代替现金的趋势,那些无耻的建制派人士甚至扬言这是新四大发明之一。然而,比起单纯刷卡的移动支付,以微信支付和支付鸨为代表的移动支付真的方便吗?对于用户而言,实际上在结算的时候并没有使用现金方便,真正方便的是让零售业资本家更彻底地剥削售货员,售货员在这种不断地搜码之中连找钱,和顾客交涉的能力都将不需要,他们的工作也更加机械了。
但获益更多的无疑是腾迅和阿里巴巴,他们通过创造移动支付的社会惯性来进一步奴役用户,顺便也做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微信“钱包”中的资金有理由怀疑可以被腾迅随意贷取,而用户无法察觉。而前些天阿里巴巴老板马云和中帝的“对线”则已经暴露了它早就干过相关的勾当。
任何转账信息都会被腾迅记录下来,借此在通信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采集经济上的联系。对于这点,相似的内容简直都要被讲吐了,几乎任何国产私有 app 都会从事。
培养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社会惯性还能做到什么呢?配合着大规模的数据记录和搜集,互联网寡头可以分析用户的经济活动,分析总结后供精准投放广告或出卖,而用户无法察觉。这就是在无形中将用户牢牢地控制在它们手上。
这种社会惯性使得一些小商贩开始拒收或者变相拒收现金,此时中帝出来明确叫停了这种拒收。当然中帝也不可能为被统治阶级的利益考虑,中帝的叫停只是为了限制这些民间资本挑战它的金融霸权罢了,毕竟某种程度上讲这些被拿来移动支付的资金是直接被民间资本所“保管”的,虽然目前它们还不至于将用户的钱纷纷卷走,但这种“保管”本身就包含着这种倾向。中帝还是希望这些钱直接存放在它自己的国有银行里为好。
10)用户完全无法干预的“功能”
微信通过过度索要权限,滥用权限(而非后门),就可以做到在后台常驻,而不被系统“杀死”,此时不仅会消耗大量内存使得手机运行速度变慢,电量消耗加剧,电池等硬件设备使用寿命下降,还可以偷偷录音,甚至偷偷打开摄像头。如果配合着用户那被养成的不注销微信的社会惯性。几乎能做到24小时全天候监视用户。
微信对手机内存的贪婪,也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b站一位 up 主专门做过视频分析和揭露微信大量占用用户手机内存的事实(视频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K4y1f7vm ),在 android 端私有软件可以通过大量侵占内存还加强对用户的监控,但内存被大量占用户必然导致手机运行越来越卡顿,到了最后,用户不得不选择换手机,而开发 android 系统智能机的厂商就顺应这种“需求”,把手机内存越做越大。在“烂苹果”暴君那里,它“只许库克放火,不许‘友商’点灯”,对在苹果系统上运行的软件设置了重重限制,不让“友商”多分一杯羹,所以它才能长期保持 6GB 的内存而不出现严重卡顿。可是即便如此,面对在中帝社会能占绝对垄断地位的腾迅系,它也不得不妥协。于是烂苹果的系统中添加了为微信专门准备的代码,给微信在它们那里放宽一定限制。
微信 占着用户的内存不是白白占着,在后台运作期间,它会自动不停下载用户无法访问的插件,这些内容仅仅通过清理用户数据无法删除,它们被储存于用户目录以外,用户没有 root 权限无法访问、删除。有人获取 android 的 root 权限以后,曾试图寻找这些文件,发现在 /data 目录下,它们广泛存在,其中有一些是 apk 文件,其中一个 apk 叫作 xweb ,这是腾迅开发的浏览器框架。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不能打开的文件,我们尚不了解这些文件的实际作用。
11)小结
上面罗列了十项微信的“功能”,微信侵犯用户隐私,勾连当局的罪行已昭然若揭。微信的软件性质也已经显现:微信是一个鼓励用户互相侵犯隐私,以供腾迅暗中渔利的、伪装成即时通信平台的社交媒体。微信的一切设计都是方便腾迅榨取用户,而完全没有为用户考虑的成分。微信将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高度捆绑到一起,捆绑到社交媒体甚至都不能独立存在为止,一般我们会这么看待问题。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真正被捆绑的反而是即时通讯那部分,而微信的社交媒体本就是独立存在的呢?听起来似乎有些奇怪,但微信所想实现的软件目的却是如此,或者说微信本就是一个蹩脚的社交媒体。在微信这里即时通讯不过是扩大社交面的工具,因为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是微信相当核心的内容,但是它们单独使用都是蹩脚的。如果配合着即时通讯一块用呢?差不多也能实现用户本来就想实现的一些功能,如和作者、评论者讨论问题,看到更多的好友在微信朋友圈里的评论等等。
而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的表现很差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解释:其他的社交媒体,如微薄、批站、资乎等也存在私聊功能,它们的私聊功能也同样很一般,但挨骂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因为用户并不怎么会用到它们,因此它们的设计水平也足够了。实际上微信也的确如此,只是它是经过了伪装而已。它伪装得极好,界面就像货真价实的即时通讯软件一样,但它最耀眼的部分,却是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如今微信官方还想继续开一个视频号,打算在流媒体领域继续延续它的霸权,只是如今的用户已经习惯了被抖音、快手、西瓜视频、b 站等长短视频平台奴役,腾迅这条绝对垄断的泥潭里泡久的大鳄,妄图和流媒体的稀树草原上的豺狗、秃鹰们再一次(上一次是推出微视)较量,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
它们这么做的目的也的确就是榨取用户隐私,比起偏向于私人的即时通讯软件,社交媒体的公开性更大,用户也更容易受到隐私侵犯,于是腾迅的“最优秀”的产品经理张小龙就以社交媒体的设计思路设计了微信。而微信越是发展,它们就越要更能榨取用户,至于用户的便利性,那是不需要怎么考虑的。凭借着绝对垄断的地位,腾迅简直连“爱用不用”都懒得对用户说,中帝社会自有一大堆微信的脑残粉直接或间接强迫他人使用微信,在这股社会惯性的泥石流里,个人是很难反抗的。
##(3)软件之外的恶意,真正的恶意
但腾迅绝不会满足于就这样压榨着用户,它们还想要的更多,甚至还想“当婊子立牌坊”。
2021年1月22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判决用户起诉腾迅侵权败诉,明确微信好友关系不属于个人隐私。
腾迅“南山必胜客”的恶名早已响彻人间,但无论南山区还是北山区,法院的公开判决基本能相当于中帝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意思。中帝的法律里对隐私权的定义是:隐私是指用户对其生活领域不愿公开的信息享有不被他人知悉的权利。这一个“愿不愿”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私有软件在使用前用来“骚扰”用户的用户协议。私有软件厂商将用户协议写得繁杂冗长,用户很难快速把握它们到底表达了什么,但为了使用这些私有软件就必须签署用户协议。这像极了旧社会的地主强迫农民签订的“卖身契”。这也是自愿吗?不,这就是强迫!中帝又怎么会反对这种强迫呢?尽管中帝的证据法规则里明确写了“强迫、胁迫、欺诈等霸王约定,也不能作为公民意志的书证”,但中帝的空文法律还少吗?它们正是要打着这种“自愿”的旗号强迫人民臣服于它们的恶法!
从这个意义上讲,“维稳”以制造“太平盛世”的现象,不只是私有软件的资本家寡头们在主观上的渴望,更是以律令的形式固定下来的中帝意志和强制要求。法令不仅对此有周到的规定,确保私有软件侵犯个人隐私的合法性,还具有严密的处罚制度以确保这些法案在实际上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与此正好相反的是,许多保护公民生活权利的法案都是没有罚则的虚设条款,从此也可以见得中帝对此的决心非同一般。
《网络安全法》第28、29、68条规定:
网络运营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侦查犯罪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国家支持网络运营者收集、分析、通报和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合作,拒绝、*阻碍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处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而第55~57条规定:
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应当立即启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发现网络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可以对该网络的运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编者注:然而中帝自己的政府网站几乎没有几个开了 https 来减少网络攻击的),因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突发事件或者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置,经国务院决定或者批准,可以在特定区域对网络通信采取限制等临时措施(编者注:历史上曾有案例,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严重的暴力恐怖事件,事件的策划者为世界维吾尔族大会及热比娅等反动分子,事件发生后新疆当地的网络和内地中断了整整10个月,而“世维会”煽动群众所用的工具也的确是推特、facebook 等国外的私有社交媒体平台)。
同时该法案的细则之一《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定了在保存用户使用过程的最低限要求: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记录提供的信息内容及其发布时间、互联网地址或者域名;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编者注:如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应当记录上网用户的上网时间、用户帐号、互联网地址或者域名、主叫电话号码等信息。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的记录备份应当保存60日,并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并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报告。
在了解到上述这些以后,对于过去总有左翼作家动辄就被约谈、法办、禁声的事件想必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你曾经认为自己在私有网络的规则下具有人权并感到自己很安全,那么上述这些基本不对非专业群体公开的法律规定,可能会打消你曾经的幻想,更甚,类似上述这样的细则还有数部,完备的设置了处罚各种情况的处理规程,广泛的包含了与互联网相关的各种情况,立法完备的程度堪比目前最为完善的刑法部门。
何况中帝社会中的大量封建残余思想,以及中帝旨在通过让群众“裸奔”来让自己更安全的做法,更加剧了中帝笼罩下的人民对隐私权的蔑视,这种情况下,这些法条无异于是在说:“你看国家都不觉得那是隐私,对你这个‘小老百姓’来说有啥可隐私的啊?”封建残余思想让中帝社会的中坚容易把子女当成自己的所有物,轻视子女的隐私权,这同样也会让他们轻视自己的隐私权,而微信的流行又加剧了中国人民对隐私的轻视,隐私受轻视的环境加剧了中国人民对微信的感染程度,而微信感染程度的增加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旧家长对子女,领导对下属的控制。这是一个让被统治阶级所受压迫越来越深的恶性循环。
微信又不同于一般的软件产品,它是中帝默许甚至暗中支持腾迅大力推广的“老大哥”应用,是中帝和腾迅共同用信息技术监控人民的产物,其背后也有着中帝的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的暴力支持。反对它不可能像民国时期的群众抵制日货那样自发,因为中帝有着庞大的官僚体系,庞大的军警镇压力量,以及庞大的舆论监管和反动思想灌输体系,而微信就是这些在私有软件领域最明显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反对微信就是在反对中帝,而反对中帝就需要打倒中帝!
打倒中帝无疑需要一场革命,一场革命无疑需要革命的先锋队,如今在帝国主义的中国,最革命也最有革命力量的阶级毫无疑问是无产阶级,那么这个革命的先锋队必须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为此,先进分子必须组织起来,融入工人阶级,发动起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带领人民群众掀起反中帝的人民战争浪潮!
只是正如之前的分析那样,中国人民大量使用微信,而中国的工人阶级也不可能例外。而为此我们需要使用微信?如果有谁这么想,只能说他失了智,而这么长的文字,这么长的分析全是对牛弹琴。
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做?如何应对以大规模监控(微信恰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突出特点的中帝的镇压力量呢?对此只有一条路可选,那就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及其中的革命自由软件运动!先进分子要将自由软件运动的伟大成果,播撒向工人阶级,让工人阶级成为自由软件运动的主体,将其发展成革命自由软件运动,而不是延续小资产阶级自由软件运动的片面斗争路线直到走向反动。我们要用自由软件的清泉代替私有软件的污泥浊水,用无产阶级革命的滔滔江河洗荡被中帝的一切反动势力污染的中华大地!没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不可能完成这一切!当代的无产阶级革命也不可能离开革命自由软件运动!